是什麼支撐你前行?
2020-10-19 10:09:06 704 admin
朋友去了一家頭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,本來是抱著滿腔熱情想要追尋理想,卻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都在匆匆往前跑,幾乎沒有人愿意停下來談?wù)摾硐?,甚至都不愿意去探求一個真相。
有些年輕人來請教問題,態(tài)度很明顯:并不想花時間討論,只想以最快的速度得到答案——是否經(jīng)過思考、是否經(jīng)得起推敲,根本不重要。
朋友覺得詫異:這可以說是國內(nèi)頂尖公司里頂優(yōu)秀的一批年輕人,他們深諳各種操作流程,追求結(jié)果與效率,卻似乎早已失去了某種生命的活力。
一位資深HR朋友也常常感嘆,真正的人才越來越難找:“其實來應(yīng)聘的人并不少,很多都是名校畢業(yè)的,只是‘工具人’越來越多。大家都只是想要一份工作,很少人會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?!?br/>這大約已是社會的常態(tài)。
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短片,叫做《雇傭人生》(附文末)。片子中,每個人都把自己變成了工具,沒有情感,沒有表情,像是機器零件一樣,每天都在特定的崗位上維持著這個社會的運轉(zhuǎn)。利用人,也被人利用,壓榨人,也被人壓榨。
在追求功利與效率的時代,我們是不是無意中也將自己變成了工具?
我們到底為什么忙?
經(jīng)濟學家薛兆豐說過一句話: 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,而是其他愿意加班的人。同樣,讓我們疲于奔波的很多時候不是自己的目標,而是來自周圍的壓力。
當周圍的同學忙于刷學分、刷績點,用漂亮的成績單爭取一個好的工作機會時,你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,追求效率至上;
當其他的外賣小哥都越來越快,默認“快者上,慢者淘汰”的規(guī)則,去滿足系統(tǒng)的要求時,你也不得不讓自己淪為系統(tǒng)的奴隸;
當大家默認“996”為常態(tài),甚至將其鼓吹成一種福報時,你也不得不被裹挾其中,通過越來越忙,來尋求自己的價值認可……
就這樣,我們的人生陷入了一種“內(nèi)卷化”的消耗狀態(tài),大家都沉迷于忙碌與速度,卻很少再思考人生的價值為何?目標在何處?
“內(nèi)卷化”這個詞最初是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提出。他曾經(jīng)居住在爪哇島,潛心研究當?shù)氐霓r(nóng)耕生活。他發(fā)現(xiàn)人們都是犁耙收割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這使得當?shù)氐霓r(nóng)業(yè)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復、沒有進步的輪回狀態(tài)。
他把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“內(nèi)卷化”。
“內(nèi)卷化”,對于一個人來說,就是無意義的重復與忙碌,看似投入得越來越多,卻沒有實質(zhì)上的成長。恰似被“工具化”的一生。
我見過35歲被解雇的中年人,滿面愁容,不知何去何從。他在基礎(chǔ)的崗位上做了十多年,每日勤勤懇懇,幾乎從未請過假,卻仍然難逃被裁員的命運。他說如果再來一次,會去追求自己獨特的價值,而不是做一只小倉鼠。
很多人說,職場上難容35歲以后的中年人。但是如果35歲的工作經(jīng)驗仍與25歲相差無多,這樣的窘?jīng)r又該由誰來買單?
“焦慮”與“盲碌”,不只是職場人的癥候。
北大副教授、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,提出了一個詞,叫做“空心病”。
他說,“北大一年級的新生,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,其中有30.4%的學生厭惡學習,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,還有40.4%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,我現(xiàn)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,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。”
這些年輕人生活優(yōu)渥、能力優(yōu)秀,卻常感到內(nèi)心的空虛:
“我感覺自己在一個四分五裂的小島,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要得到什么樣的東西,時不時感覺到恐懼。19年來,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,也從來沒有活過?!?br/>一個自殺未遂的高考狀元曾經(jīng)如是說:
“學習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,如果學習好,工作不夠好,我就活不下去……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活著,我總是對自己不滿足,總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,但是這樣的人生似乎沒有頭……”
那些被診斷為“抑郁”的年輕人,那些曾經(jīng)試圖自殺的年輕人,不是真的厭世,只是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么。他們按照父輩的期望走到了所謂的“光明大道”上,內(nèi)心卻始終掙扎,懷疑那普適的、功利的價值觀。他們想要停止狂歡一般的追逐,卻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何方,于是只能陷入無盡的自我懷疑……
“我是誰?”“我來自哪里?”“我到哪里去?”這些看似無用的哲學命題,恰是這一切的癥結(jié)所在。
如何出走?
北大畢業(yè)的李雪琴,做網(wǎng)紅的李雪琴,說脫口秀的李雪琴,沒有“攻擊性”的李雪琴,生無可戀的李雪琴……
大家著迷于李雪琴身上“喪”的氣質(zhì),我想那恰恰是她的勇氣。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敢承認說:我不行,我就這樣了,我不想有攻擊性……更何況,她是北大畢業(yè)的天之驕子。
李雪琴用“喪”無聲地消解著人們對于“精英”身份的追逐,對于忙碌生活的無奈又沉溺。而其背后更深刻的本質(zhì),是她一直沒有停止追問自己的人生:雖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,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,并學會拒絕它。
她考上了紐約大學的教育學碩士,卻發(fā)現(xiàn)所學的東西是如何給其他種族的人當英語老師,她覺得那不是她想要的,便中途休了學;
回國后,和朋友合伙做一檔綜藝節(jié)目,但是她并不想事事都上升到價值觀去教導別人,于是錄了沒幾期就退出了;
她不想活在“精英人設(shè)”里,誤打誤撞地成為了網(wǎng)紅;她不想在北京地鐵的“圈復一圈”里掙扎,便回老家鐵嶺創(chuàng)起了業(yè)……
李雪琴覺得,自己沒有必要活在別人期望的成功里?!氨贝笤趺戳??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?我只是恰好高考考得好,擅長考試而已?!?br/>人一旦認清了自己,傾聽到內(nèi)心的聲音,便能找到人生的答案與歸宿。是奮勇搏擊也好,是激流勇退也好,是另辟蹊徑也好,都是最好的選擇。
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《千與千尋》中,不努力工作的人會變成豬,但是獲得工作的人會被“湯婆婆”收走名字,忘記自己的本心。
人生需要奔跑,卻不只是奔跑。
我們習慣了每天像陀螺一樣的高速旋轉(zhuǎn),習慣了物質(zhì)至上的價值觀,習慣了不去反思不去追問,習慣了把自己作為工具,而是不是目的……
霍克海默認為,工具理性對人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使其思維程式化,而人思維的程式化則意味著人自我的喪失。工具人缺少自己的思維能力,沒有獨立的自我,甚至沒有決定自己能否繼續(xù)生存的權(quán)利。
尼采說,人需要一個目標,人寧可追求虛無,也不能無所追求。這是我們熱愛生命的理由,也是人生所向何處的追尋。
忙時,知道自己為何而忙,會收獲怎樣的成長,而不是被周圍裹挾;閑時,懂得享受生命的趣味,而不是在游戲與無聊中尋找虛假的放松。
好的人生當是內(nèi)心與外表和諧的,是作為鮮活的、好奇的、自由的、真誠的人存活于這世間的,是有自己的熱愛與追求的,是跳脫了物質(zhì)的捆綁,擁有自主的選擇權(quán)利的。
這樣,在漫長的歲月里,我們所獲得的,將不再只是迷茫與焦慮,而是底氣、自信與從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