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來越長的北京夏天。
2024-07-12 14:46:53 173 admin
時入七月,小暑將至。北京一年中最熱的時節(jié)來了,空調(diào)準備好了,涼扇準備好了,你準備好了嗎?
來得早,走得晚,北京的夏天又長又熱,接連數(shù)日的持續(xù)高溫,簡直熱到讓你懷疑人生。甫一出門,熱浪滾滾襲面而來,未走幾步,汗流接踵,只盼著快來一場暴雨,趕緊降降溫。越是如此,越是懷疑:老北京的夏天,真有文人筆下描寫的那么好嗎?
老北京的夏天,用《駱駝祥子》里的話來說:處處干燥,處處燙手,處處憋悶,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,使人喘不上氣來。但那時的熱,是自然的熱,沒有如今的“城市熱島效應(yīng)”,所以早晚是涼爽的。
會享受的人,屋里放上冰箱,院中搭起涼棚,院里擺上魚缸,養(yǎng)幾只色彩鮮艷的金魚。一個魚缸,在酷夏里,既為人們帶來視覺的清涼,又能賞荷賞魚。
著名作家老舍說:最熱的時節(jié),也是北京人口福最深的時節(jié)。
老北京的盛夏,從一碗酸梅湯開始。夏天喝酸梅湯,冬天吃冰糖葫蘆,在北京是個大眾的享受。一到夏天,老北京的街頭,就多了許多黑漆漆的大木桶,桶里放個大白瓷罐兒,罐外全是碎冰,冰鎮(zhèn)著罐里的酸梅湯。桶大罐小冰多,喝一口,冰沁脾胃。
各種果子也熟了,果子以外,還有瓜。西瓜有多種,香瓜也有多重。還有各色盛夏小吃:酸梅糕、八寶荷葉粥、冰碗、奶酪……
北京人愛玩兒也會玩兒,天氣是熱的,但可以躲開啊。
不愿在家躺著,就去北海的蓮塘里劃劃船,或者在太廟與中山公園的老柏樹下品品茶、擺擺棋。愿意灑脫一點兒呢,就拿上釣竿兒,到積水潭或高亮橋的西邊,往河邊的古柳下這么一坐,釣上半日的魚。愿意遠步的,就去西山的臥佛寺、碧云寺、靜宜園住上幾天。愿意熱鬧的,就去聽戲。天越熱,戲越好,名角兒們都唱雙出,夜里散臺后,伴著從槐花與荷塘吹來的涼風,愜愜意意回家。
自由自在,充滿煙火與人情味兒的老北京生活,隨著胡同的減少與越來越多高樓的拔地而起,逐漸消失在風里。那些夏天的味道,我們似乎已無從全部領(lǐng)略,只能在那個時代作家們筆下的字里行間,去遐思向往。
但傍晚夕照流蘇時,下班后穿過老胡同時,周末在大街小巷閑逛時,看見胡同口三三兩兩坐在一起閑聊、下棋、喝酒搖涼扇的大爺大媽們時,看到在鋼筋水泥森林的縫隙里,那些最普通、最真摯、最凡塵的老北京們時,依然可以確切地相信:時代不同了,度夏的方式也多樣了,但度夏的核心,在北京是沒怎么變的。
做為一座現(xiàn)代化都市,北京的節(jié)奏無疑是快的,許多從前有大把閑暇時間去做的事,如今被集中在了夜晚和周末。正如作家王干在《回憶北京的夏天》里寫的一樣:
北京的夏,白天毫無特色可言,夜晚暑氣散盡,開始涼爽。北京人非常熱愛夏夜,胡同里大爺大媽們幾乎傾巢而出,下棋,打牌,看電視,侃大山,而年輕人則喜歡喝啤酒,簡單點就在路邊支個桌子,復(fù)雜點的就聚到酒吧。北京的酒吧夏天最火,無論是三里屯還是后海,或是其他的酒吧群,都人氣騰騰,儼然景觀。
至若周末,在這座文化底蘊厚重,文化資源集中的城市里,可做的事就更多了。到國家圖書館去看各種各樣的書,在書里邂逅一個個有趣的靈魂;到各個博物館去看展,在器物上理解一個個遠去的時代;還可以去聽不同的講座,學習最時新的觀點與知識……
愛熱鬧的,約幾個朋友,隨便找個地兒,點一桌喜歡又美味的食物,把盞言歡,借著大好的時光,把上下五千年,縱橫八萬里,都嘰里呱啦聊一遍。華燈初上的時候,再去劇院看一場話劇,搭乘如風的地鐵回家。其中趣味,與老北京的看戲比起來,也不遑多讓。
每個時代,有每個時代的特點;每代的夏天,有每代夏天的過法。我們無意追古泥古,我們也如每個現(xiàn)代人一樣,享受并熱愛著時代給予的一切美好,只是在享受的時候,懷念那時夏天人們熱愛生活,認真生活的樣子。
其實,拉出那些平日里不被我們在意的數(shù)據(jù)看一看,豈止是北京,每個城市的夏天都在變長,每個城市的夏天都在變熱。許多城市的面貌都變了,許多城市的生活方式也都變了,但無論怎么變,炎夏里,那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(tài)度不應(yīng)該變。夏越熱越長,越要熱愛生活努力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