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吃的人,不會變壞。
2024-04-25 15:44:47 195 admin
常言道,人這一生,一定要愛著點兒什么。
然而世間美好的事物千千萬萬,要么是相愛的人彼此錯過,兩全終究難成其美;要么是落花流水年華易逝,終究抵不過時間的無情。如此看來,愛吃的人大概是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了。
有肉時就大口吃肉,無肉時從蘿卜白菜里頭也能品出別樣的風味來,今朝有酒今朝醉,要的只是個自在。
“人無癖不可與交,以其無深情也。”說的是沒有愛好的人,往往缺少深情厚意,是不值得與之相交往的。相反,若是能和一個懂吃、會吃的人做朋友,生活的幸福感也一定會直線上升。
不僅是一日三餐吃什么有了答案,還會為了追尋最地道的風味去到美食的原產地,吃吃美食看看不同的風景。偶爾湊個熱鬧,趕冬天去大東北溜完冰吃個鐵鍋燉,春天時又隨人去甘肅天水淺嘗一碗加滿辣子的麻辣燙……
“吃貨”的世界往往單純,天是藍的,草是綠的,可愛的羊兒一定是美味的,生活如此多嬌呀!
“早上吃什么,中午吃什么,晚上吃什么?”每日三問,似乎已經成了全國各地打工人們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等到了飯點,打開外賣平臺從頭看到尾,面對看似琳瑯滿目實則千篇一律的粉、面、飯,頓時失了胃口。
大城市快節(jié)奏的生活,有限的午休時間,能夠花在吃飯上的時間也越來越短,這種情況下,省下了購買和制作食材時間的外賣,就成了忙于工作的人們的最佳選擇。當然,對食物來講,時間上獲得的勝利,必然是以犧牲風味為代價的。
當一份重油重鹽,靠著厚重的勾芡彌補味道不足的飯菜跨越了幾個街區(qū),在即將超時前一分鐘送到你手上時,飯盒余溫尚存,就算是對這一頓午飯最后的期待了。
即便如此,前段時間央視3·15晚會上曝光的預制菜生產企業(yè)用槽頭肉生產梅菜扣肉的消息,讓靠吃外賣為生的打工人本就不多的選擇,又一次雪上加霜。
若是魯迅先生在世,一百年前振聾發(fā)聵地“救救孩子”的呼吁,大概在今天會再次響起吧。
不過,好在萬事終有解決之道,尤其是在愛吃的人眼里,不放心外賣,那就去街上溜達兩圈,總能尋到一兩家食材新鮮的下飯菜。最不濟,至少還有每個街頭都有的地道小館子,北方似乎以山西人經營的居多,江浙一帶的衢州菜館,真能算是拯救打工人午餐的一道光了。
有一句話說,在愛吃的人眼里,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美食荒漠,深以為然。都說大運河兩端的北京和杭州是著名的“美食荒漠”,但真正走進一座城市,花些時間去尋覓,還是能獲得不少驚喜的。
我之前在杭州工作時,同事朋友們都是一群愛吃的人,大家隔三岔五就約了一起聚餐,夢想小鎮(zhèn)和歐美金融城一帶好吃的餐廳大概遍布了我們的足跡。日常的工作餐,在吃遍了公司門口的兩條街以后,衢州館子和諸暨阿姨開的次塢打面店幾乎成了我們部門的常駐食堂。
這種店鋪門面雖然不大,然而煙火氣十足,所有的食材都是當天最新鮮的,現(xiàn)點現(xiàn)做,熱氣騰騰地端到面前,鮮香味撲鼻,沒食欲的人也瞬間開了胃口。
愛吃的人不僅會吃,還有一個重要的生存技能,那就是自己做飯吃。短暫的告別外賣,逛逛超市和菜市場,挑選幾樣時下最應季的菜,進到廚房打開醬醋油鹽的罐子,那種渴望已久的松弛感也會伴隨著烹飪的過程自然得到釋放。
汪曾祺在《人間種種清香,好想嘗嘗》文章里寫:“我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,什么都要嘗嘗,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,比如葵和薤,都吃一點。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。”
工作如此勞累了,多花些心思對待一日三餐,讓口腹之欲有個暫時的安放處,總歸不是什么壞事兒。
紀錄片導演陳曉卿說,“人間至味,醞釀在人與人之間,最好吃的永遠是人。美食不僅是美味,更是一種黏合劑,能讓人有更多的理解和溝通?!?/span>
乍一聽有些納悶,仔細想想確實是這么一個理,吃什么,在哪兒吃,遠不如“和誰吃”來得重要。和有趣的人一起吃飯,粗菜淡飯也能吃得很香,愛吃的人性格大多也是開朗的。
有人舉過這樣的例子,說一桌好飯好菜,做得再如何的精致美味,如果是上班時間陪著領導一道吃,頓時也沒了胃口。親近的朋友一起吃飯,大家對美食的喜好即使不盡相同,互相能夠做到有話直說,你分享我一個自己覺得好吃的東西,我嘗過一口后覺得不咋樣,但是你吃你的,我也不必礙于情面隱瞞自己的好惡。
美食家蔡瀾是愛吃的人,據(jù)說他可以為了和朋友吃上一頓滿意的飯,一個晚上跑八個地方。選定餐館坐定,菜上來了,只要有一聲“不好吃”,蔡瀾就立刻會說:“不大好吃就不吃,我們到別處去,倪匡說的,在我們這個年紀,吃一頓就少一頓。”
正因生命有限,吃一頓少一頓,所以才會對同朋友一塊吃飯的機會尤為珍重。
工作以后,與家鄉(xiāng)的老朋友們幾乎一年才能見一次面,一日三餐吃什么也是必須認真對待的。那些愿意為了你一句,“咱們去高中時每天吃的手工面館過早吧!”早上六點鐘就起床的人,當她們坐在身邊的時候,等熱氣騰騰的一碗粉端上來,大家感慨著還是當年的味道聊著往事,都吃得很開心。
我想,對于“當年味道”的解讀,關鍵在于為了一口記憶中的好味道,不厭其煩地為你欣然奔赴的人依舊還在身旁吧。
家庭,作為美食傳播的最小單位也是如此。
味覺就是人們的鄉(xiāng)愁,每個人心里最懷念的美味,一定是和家人一起吃的飯,是故鄉(xiāng)的滋味。許多愛吃的人對一道食物是否美味的評價標準就是,菜里是否有“媽媽的味道”。是呀,世上的美食千千萬,卻難有抵得上和父母在一起吃的家常飯菜的。
正如蔣勛在《家應該是有氣味的地方》一文中懷戀母親為他做的那道蒜泥白肉,他說:“有人為你把蒜泥切得這么細,切這么細的姜絲蘸醋,我覺得那里面是真正對人的關心?!?/span>
快節(jié)奏的生活,許多人的一日三餐都是湊活,但回到家,父母永遠都是那個最懂你對食物喜好的人。
家常飯菜,它可能不精致、也不高級,卻是人間至味。
在愛吃的人內心深處,總有對朋友、家人們放不下的牽掛。
友情正因為無所求而深刻,愛吃,是人無需刻意的本性,交友更是如此,珍惜那個和你一樣愛吃的朋友。
食物把氣味相投的人們緊緊聯(lián)系在一起,從此便有了溫暖的記憶。
清代文學家袁枚三十三歲辭官歸隱之后,他就開始廣泛搜羅各種美食的制作方法,最終匯聚成了為人熟知的《隨園食單》。
愛吃的人,不僅了解食物的自然屬性,激發(fā)出食物在味覺上的最佳狀態(tài),隱藏在美味之后的生活真諦往往也能為他們所洞察。
正如袁枚寫在書中“戒單”的最后一戒為“戒茍且”,在他看來,“凡事不宜茍且,而于飲食尤甚。”說的是有些東西自己盡可以不吃,但是不要反對別人吃,不要覺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,別人吃了就是豈有此理。
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在美食上的廣泛愛好和包容心,也讓他和廚師王小余的相處成為一段佳話。
當時,王小余已經是南京城里的名廚,被袁枚聘請到隨園當廚師期間,也有不少達官貴人花大價錢來挖他,面對高薪聘請,王小余絲毫不為所動,每次都堅定地拒絕了。旁人好奇,明明可以有很多的選擇,為什么要在清貧的隨園終老?
王小余說了七個字:“知己難,知味更難?!?/span>
袁枚雖然清貧,卻是真正懂得和尊重美食的人,知己又知其味。
十余年后,王小余因病去世,袁枚為了紀念這位友人,還專門為他寫了一篇《廚者王小余傳》。
其中一處寫到,“小余治具,必親市物,曰:物各有天。其天良,我乃治?!蓖跣∮鄿蕚洳穗?,一定要到市場上去去親自挑選,他認為食物如人,各自有自己的天性,天性好的食材才會被他選用。
王小余去世以后,袁枚每次吃飯拿起筷子,都會因為想到這位昔日知己而流淚,在當時的社會階層中,廚師仍然是身份低賤的差役,袁枚和王小余二人惺惺相惜的友誼更顯得可貴。
正如袁枚寫在最后的那句:“且思其言,有可治民者焉,有可治文者焉?!毕肫鹦∮嗾f的關于美食的話,里面有治理百姓的道理,也有寫文章的道理。這樣的一個人,即使身份不高貴,也能贏得大家的諸多尊重。
愛吃的人,他們對美食的追求,對世間萬物所有的包容,也注定了他們的一生,能夠品味到更多的逍遙和自在。